2019年,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和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领导下,学校党委团结带领全体师生员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十一届市委七次全会精神,紧扣市委、市政府和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重点工作,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高水平海事大学奋斗目标,履行党委“三大主体责任”,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化综合改革,促进内涵发展,努力实现年度重要工作目标。
一、强化政治引领,夯实主体责任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引领
一是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修订完善党委常委会议、校长办公会议等议事规则,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等。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
二是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多元参与”的治理体系。健全权利救济和纠纷解决机制,出台制度30余项。指导修订学院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健全教授委员会、教代会制度,完善学院运行机制,抓实学院党委政治建设。在市教卫工作党委年度绩效考核中,校领导班子成绩等第有了新提升。获评上海市2019年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
(二)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多维度提升意识形态引领力
一是把意识形态问题列入会议议题。主要列入党委常委会、二级单位书记例会、党委中心组会议等会议议题。学习中央和上海市有关文件精神,及时通报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分析研判学校意识形态状况。新建7项意识形态工作制度。
二是强化责任落实。明确校党委书记、校长对校意识形态工作负第一责任,校领导班子成员负分管责任,党委宣传部负牵头抓总责任,相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本部门、领域意识形态工作,各二级党组织对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
三是加强学习。依托党委常委会会议、党委中心组(扩大)会议,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深入开展学习。将个人自学和集中学习研讨有机统一起来。全年共集中学习研讨11次。
四是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成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和课程思政指导委员会,加大课程思政推进力度。马院全年引进和晋升教授3名。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集体备课,校领导带头讲授。推动“开门办思政”,依托校史馆、“人文讲坛”、“航海日文化论坛”、校友“茹经学堂”、海大艺术馆等载体,实现校内外育人资源多维集聚。与临港地区的大中小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共建活动,推动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
五是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智库建设。着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智库建设,提升学校决策咨询和社会服务能力。多篇专报得到上级领导批示、录用。
六是加强师德建设,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提升宣传工作质量。发布《上海海事大学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加强师德建设。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处理“世界和平宣言”组织进校渗透活动,清理整顿学生社团,强化规范管理。连续十届获评上海市精神文明单位(文明校园)。编制舆情月报,舆情工作得到中央领导批示,获上海市委宣传部表彰。出版《上海市级专志-上海海事大学志(1995-2015)》。
(三)落实基层党建主体责任,多梯度提升基层党建组织力
一是明确责任主体。将党建工作纳入全校各单位年度考核指标体系,签订目标绩效管理责任书,形成由党委书记负总责、分管校领导直接抓、各二级单位党组织书记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班子成员坚持一岗双责,履行分管领域的基层党建责任。
二是加强院系党建工作,选优配齐基层党务工作者。根据《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要求,大力选拔教学科研骨干担任党支部书记。目前,学校机关14个党支部书记均由处级干部担任,二级学院48个专任教工党支部书记均具备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实现“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的全覆盖。
三是推进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加强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支部书记在主题教育中“领头雁”作用。提升发展党员工作质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力度,注重在优秀师生、特别是具有海归背景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发展党员,全年发展党员720名。书记、校长带头上党课。
四是完成干部专项巡视整改工作,加强干部管理。围绕巡视指出的4个方面22个问题,深挖问题根源,坚持立行立改,共提出60项整改措施,目前已完成31项,29项正在推进中。
(四)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多强度提升党风廉政执行力
一是制定巡视整改工作方案。共梳理出六个方面18类57项整改任务,已完成整改54项,完善校级层面制度共60项。
二是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明确责任。党委常委会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和班子成员分工,对重点任务和工作责任分解细化、责任到人。落实“四书四会三报告”制度。
三是推进“四责协同”机制。推动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各方协同、合力运行的“四责协同”机制建设,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工作合力。
四是开展校内巡察工作。出台《中共上海海事大学委员会巡察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对商船学院党委进行巡察,对基建修缮领域开展专项巡察,以首次校内巡察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五是推进学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强化纪委“三转”工作,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六是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强化中央八项规定、市委和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实施细则的执行落实,加强会议、公务用车、办公用房等管理。
二、坚守初心使命,开展主题教育
(一)学深悟透,强化理论武装
一是不折不扣完成规定学习任务。集中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和党章等,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海洋强国、“一带一路”建设等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全校各级领导班子集中学习研讨共199次,其中校领导班子集中学习研讨16次。
二是创新学习形式,推动学习深入开展。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邀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市委组织部原副部长冯小敏、上海航运交易所总裁张页等来校做报告,组织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参观张闻天故居等。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开展联组联动学习,打造“红色港湾”。设立中层干部阅文室并纳入干部学习考核,确保及时领会上级精神,接好“天线”。
(二)聚焦“硬核”,深入调查研究
着眼问题导向,坚持从实际出发,共列出调研课题65项,其中校领导班子成员8项;共形成调研报告65篇,其中校领导班子成员8篇;全校各级党组织共召开调研成果交流会12次,其中校领导班子成员1次。校领领班子讲专题党课7次,中层干部讲党课48次,师生党支部书记讲党课203次。
(三)对标对表,扎实检视整改
一是全面检视问题,深刻剖析原因。先后开展2轮意见征求,梳理问题81项,校院两级领导班子成员个人问题65项。建立整改落实工作台账,每周汇报推进情况。召开主题教育民主生活会,坚持正视问题、刀刃向内,深刻检视剖析,为整改落实提供精准靶向。
二是扎实推进整改,凝练经验做法。学校主题教育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达到预期效果,取得积极成效,形成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与临港新片区党组联组学习案例被市初心办采纳(全市共70例),2篇报送信息被市委办公厅《信息快报》采纳,3份材料被市委十一巡回指导组选送至市初心办。“即知即改”等新闻先后被新民晚报、上海教育电视台等报道,梳理汇总推出基层做法系列报道点击量近7万人次。
三、持续深化改革,增强内涵建设
(一)检视“十三五”,谋划新开局
依托主题教育,深入调研“十三五”规划关键指标完成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规划制定奠定基础。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讲话精神,开展“学校分类评价考核体系框架建设情况”调研,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完善学校分类评价体系,启动对学院、教师开展科学评价工作,努力激发办学活力和内生动力。
(二)深耕临港新片区机遇,推进融合发展
申报上海海事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打造开放性成果转化平台,以创业帮扶、企业孵化为抓手服务临港产业区建设。梳理《上海海事大学服务临港地区中小学项目清单》,从党建联建、体育艺术、科技创新、暑期实践、志愿者服务等方面,为临港地区中小学和社区提供服务和供给。
(三)强化智库建设,提升咨询能级
学校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等专业化、特色型智库在服务国际航运中心、自贸试验区新片区等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批国际航运政策和制度研究课题得到上级领导重视和批示。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获批上海高校“b类智库”。全球航行状况研究中心继续发布《2018年南海航行状况研究报告》。
(四)创新工作机制,增强科创动力
出台《上海海事大学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增强科技创新中心策源能力实施细则》,优化科研经费、政府采购等管理,完善预算使用自主权和调整权、科研项目过程管理等。科技成果转化8项,条件成熟可转化8项;科技总经费为13474.06万元,其中纵向经费4807.08万元;国家级项目立项50项,省部级项目立项57项;新增18篇esi高被引论文与esi热点论文;授权发明专利94项;获得各类科技奖35项,首次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二完成单位)等。
(五)坚持以“本”为本,提高培养质量
持续推动一流本科建设,11个专业通过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评审并推荐至教育部,7个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持续推进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有较大提升,2019年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6项,市教委立项160项。截至11月,本科生共获省市级以上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奖项427项,首次获得“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出台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对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进行绩效跟踪,推进建设项目有序开展。学校2支战略创新团队和5支重点创新团队顺利通过市教委答辩。
(六)培养高层次人才,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
聚焦高端航运服务和科创中心,构建以交通运输工程及管理科学与工程为引领的“航运 ”学科群。建立学位点负责人制度,规范学位点建设。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培养过程质量监督,加大研究生国际交流。2019年,新增6个专业学位类别,增列3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顺利通过学位点合格评估。
(七)优化生源质量,提高就业率
2019年,陆上专业理工类超过一本分数线40分以上录取的省市有20个,文科类高于一本线40分录取的省市有11个。2019年本科生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6%,签约率超过85%;研究生就业率为98.20%,签约率为91.59%。学校作为上海市高校首批大学生创业指导站,成功获得上海市高校校外实践基地、上海市高校年度特色专题、上海市高校生涯发展教育示范工作室等3大建设资质,顺利完成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八)坚持引育并举,强化师资队伍
引进14名教授(含特聘教授等)。继续推进柔性人才引进工作,吸引高峰高原学科、海内外紧缺专业等高层次人才来校合作研究、开设讲座等。全年引进教师59人。继续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四大计划”培养工作,资助派遣60人开展国外访学进修、产学研践习等。新增“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9年有32名教师荣获国家、上海市各类人才称号。严肃查处教师学术不端事件。
(九)加强国际合作,提升话语权
举办世界海事(海洋)大学校长论坛,构建海事领域学术交流平台,加强与境外海事类院校的交流合作。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组建中法合作班,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培养卓越工程类人才。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亚洲海事技术合作中心(mtcc)以创新技术和高水平国际合作双轮驱动,促进学校深度参与全球海事规则制定, 培训国际学员逾200人次,提升区域影响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纵深发展。
(十)提升办学声誉,增强发展自信
2019年学校在美国新闻周刊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467位,较2018年上升84位;连续三年入围泰晤士亚洲高校排行榜,2019年进入全球高校前1000名,位居国内高校第43位;软科(aru)2019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居国内第130位,较2018年上升23位。
四、拓展工作维度,夯实教育保障
(一)举办110周年校庆、首届世界海事大会,承办顶尖科学家论坛
经全校师生和广大校友共同努力,成功举办110周年校庆,集中展示了学校近年来办学成就,传承了海大精神和文化,凝聚了人心,提振了广大师生的精气神,在校内外引起广泛影响。成功举办世界海事大会,成为我国目前举办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研讨范围最广的海事领域国际学术会议。校友会工作有新发展,校友捐赠大幅提升。
(二)重视维稳工作,构建和谐校园
构建信息沟通网络,加强治安综治工作,规范校园安全管理,完善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有效安全防范体系。强化“一岗双责、全员管理”责任制,全面落实学校安全岗位管理责任制。完善学校应急处理预案。
(三)发挥特色优势,服务上海中心工作
学校联合举办两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重要配套活动——2019全球贸易与国际物流高峰论坛和中国工程建设行业供应链研究与创新发展论坛,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在物流和供应链行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120余位大学生志愿者人均服务时长109.2小时,优质服务获得团市委表彰,获评“进博先锋行动”优秀共产党员1名(全市共10名),优秀志愿者2名。出台《上海海事大学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全面推进校园生活垃圾分类。
(四)改善实验、实训、实践条件,增强教学保障
更新改造22个实验室,更新442台(件)设备(包括教学软件等)。与上海西门子公司校企联合实验室建设, 2020年上半年建设完成投入使用。新增入选上海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
(五)强化节能管理,做好后勤保障
有效控制年度能耗增幅4.5%以内,争创绿色生态校园。集中开展各项改造与修护,年内完成49项涉及教学科研、校园生活的基础性修缮专项工程改造。优化公有房资源配置,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和物资设备采购供应。高恒大厦顺利无偿划转学校,进一步充实了学校办学资源,增强了校友的归属感。加强网上行政办事中心建设,增强师生网络使用友好体验。
(六)积极筹措资金,确保财务稳定
完善预算管理,强化年度预算执行,推进财务绩效评价和预算项目绩效考核工作,做好2020年预算编制工作。做好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新账务体系运行工作,提升会计核算工作质量。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七)增强工会职能,维护教职工权益
进一步推进二级教代会工作,全面开展民主评议部门领导工作;开展生活保障工作,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开设“教工学堂”,助力员工技能提升。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获“2019年上海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切实关心女教职工和女学生身心健康,5位女教师获“上海市优秀青年女教师成才资助金”资助。
(八)加强思想引领,夯实共青团建设
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奋楫·笃行”校庆文艺演出、大师剧《陈嘉震》等各类艺术教育、校园文化体育活动等实践育人。3个社会实践项目入围“三下乡”全国重点项目。
(九)巩固统一战线,做好老干部工作
支持民主党派加强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畅通统战对象发挥才智渠道,提高党派参政议政能力。民盟海大委员会获得“民盟思想政治建设和宣传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民建海大委员会获民建市委参政议政工作先进组织二等奖、社会服务工作优秀案例奖。认真落实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定期向老干部通报学校重要工作、听取意见。
2019年学校改革发展也存在相应不足:一是学校治理体系仍需进一步健全,治理能力仍需进一步增强;二是围绕高质量人才培养、高水平学科建设,分类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需加大力度;三是与时俱进对标对表,推动特色、优势学科专业高质量发展仍需加强;四是以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为载体,服务国家区域发展、行业企业需求需进一步夯实;五是落实“三大主体责任”,强化组织力建设需进一步强化。
面向2020年,学校党委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体师生员工砥砺前行、接续奋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市教卫工作党委决策部署,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持续深化改革,抢抓海洋强国、交通强国、“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临港新片区和“双一流”建设等重大机遇,对标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建设“五个中心”、打响“四大品牌”等重大需求,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水平海事大学步伐。